Mei’s Room(我是在京都的台灣人)

★R3.10.2
撥開土,看那樣的紅色,竟是怦然心動!
今天是挖地瓜的日子;四月種下十株地瓜,為的是能時不時摘下地瓜葉燙它加蒜泥醬油來解鄉愁,也會用地瓜葉打成汁和麵粉做饅頭和刈包,但隨著節氣變化,地瓜葉慢慢變色,有的黃、有的是咖啡色,就google 一下,它告訴我該採收了。我是第一次種地瓜自己採收,頗有成就感!以前曾帶孩子到台中的龍井(大都會公圓附近)撿地瓜,那是農夫採收後田裡剩下被採收機器撚破的地瓜(很多媽媽帶孩子去撿,感受田園樂。農夫開放它),雖不完整,帶回家清洗乾淨削皮煮來吃,還是超級好吃,應該說是‘免錢的卡好吃!’
今天的收穫滿不錯的,種十株有18公斤多的紅番薯,在採收的同時,就開始盤算著要來煮地瓜湯、烤蕃薯、做地瓜圓、烤薯條、分送朋友,還有呢?
挖地瓜,猶如考古學者在挖寶,要小心翼翼循著地瓜的長勢將土撥開,不然地瓜很容易就斷裂 ,圓鍬不溫柔的撥土就插破地瓜,土壤內的石頭也會讓地瓜繞著長,真的是要順勢而為!這個品種地瓜皮是鮮豔的紅,很漂亮,剛剛煮來吃,有如栗子般,蠻好吃的。

★R3.8.1
今天來分享我的小小農田;在三月開始整地,土壤中很多小石頭,長久沒有人耕種!三、四月間只要看到喜歡的菜苗或種子,就買來試種,畢竟每一種都是我的初嘗試,從種子到發芽到播種到土裡,過程學習了很多,有些時候到了就容易冒芽,時候未到也真的不能強行,綠色蔬菜類在培養皿發芽後一根一根的插到土壤的過程讓我知道下次直接播種到土裡比較好,因為在植株菠菜、青蔥、茼蒿時,那樣的細活猶如植眉或睫毛、一根一根來,又細小,感覺真的很沒有效率又長不好!羅勒、紫蘇、薄荷、檸檬草、鼠尾草等香草類在田裡真的很好種,幾個月下來不停的在繁殖,小蕃茄和小黃瓜現在每天都能讓我有所收穫,算是滿好種的蔬菜,玉米收穫是我的痛!種了12棵,從營養不良到追肥(有機雞糞),每天用心澆灌,看著玉米逐漸飽滿,在想著明天可以採收後,隔天一早巡視小田時,看到玉米東倒西歪,成熟的玉米全被啃光(要強調,我有架網子喔),霎時我真的尖叫!無言問蒼天!
隔一天我就想,那就算是我交的學費好了,獻給跟我一樣每天守候玉米成熟時的動物(問了鄰居,說有可能是烏鴉、狸貓或狐狸)他們真的很聰明,知道玉米穗轉黑成熟了就吃它,我都有點佩服了!心想,明年我要把網室架得更高更牢。
關於種植,學問真的很多,更能體會盤中飧農夫的辛苦,靠天吃飯一點也不假,沒有天公作美,植物要長得好實屬不易!

★R3.7.28
SUP初體驗。
我們的民宿のすたる路(NOSTALJI)和餐廳智庵離琵琶湖腳踏車程約七分鐘,所以就趁餐廳休息時間,來學習SUP,在了解琵琶湖水性和掌握技巧後,就能自在站在湖上逆風而行!
很棒的感覺。#懷古的未來の琵琶湖店#京都民宿#京都旅遊#京都#台灣料理#智庵#琵琶湖旅遊

★R3.7.26
我在滋賀縣高島市賣起台灣便當了;是道地台灣口味的排骨便當。
為了新開的餐廳 智庵 宣傳,上週六一早準備了20個熱騰騰的台灣排骨便當和粽子、鳳梨酥、鳳梨派,到蔥蔥郁郁的マキノ高原擺攤推廣台灣食物,原本的期望是到人潮眾多的「道的站」參加市集,結果一到現場才知道場地是主要綠色隧道的隔壁條道路,有點小失望,既來之則安之,打起精神和同來的朋友擺設好食品,只要有人到攤位看就微笑再微笑(哈,日語還沒很輪轉)簡單的說明便當口味和鳳梨派等都是自製的甜點,幾個小時下來,覺得當下的環境有那樣的售出成果就很開心,認真講,給了我下次再擺攤的信心。
現在想,已經準備好一個餐廳 智庵 當作舞台,就好好的在這兒推廣台灣家庭料理囉。

★R3.6.14
快接近端午節時,心裡有個聲音說:來包粽子吧。
在日本我第一次包粽子,要克服材料採購問題;剛開始想說到鄰近山裡找竹子葉,結果日本的竹子大都是細竹葉,在超市或一家中國物產商店都找不著,雖然問了友人知道京都中央市場有在賣,但沒時間去,最後網購了粽子葉。再來是紅蔥頭,也沒得買,粽子少了紅蔥頭爆香的香氣似乎少了一點味道!最後用很多青蔥爆香替代。陸續準備了心中想要的材料,今天端午節終於包成了粽子,一解家鄉味的饞。
我們就是要平安、快樂、健康過節。
在疫情期間,特別祝福大家。